“要推動我國綠色甲醇產業健康發展,并實現穩健的國際貿易合作,構建一套既符合國情又接軌國際的綠色甲醇認證標準體系顯得尤為重要。”在2024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江蘇悅達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乃文提出建議。
綠色甲醇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隨著國際海事組織通過《2023年船舶溫室氣體減排戰略》,以及歐盟將航運業納入碳排放交易體系等一系列國際政策的發布,綠色甲醇已成為航運業脫碳的核心選擇。
同時,以馬士基為主的國際航運巨頭紛紛實施燃料綠色化戰略部署,甲醇燃料動力船舶成為替代燃料動力船舶的主流,極大地推動了綠色甲醇的需求與發展。
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預測,到2050年,全球甲醇產量將達到5億噸,其中綠色甲醇(含生物甲醇)達3.85億噸,綠色甲醇行業市場前景廣闊。
近年來,為了與國際形勢接軌,我國也在甲醇航運業多有布局,開啟了以綠色甲醇為核心的航運業綠色轉型嶄新篇章。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甲醇產能雖排名世界第一,但仍是以煤制甲醇為主,綠色甲醇產能占比極低。同時,我國綠電資源和生物質資源稟賦得天獨厚,綠電制綠氫并耦合CO2制綠色甲醇不僅能解決波動性綠電的規模化消納問題,還能實現CO2的額外消納;生物質廢棄物制備綠色甲醇,不僅能實現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還能降低環境污染。
對此,我國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綠色甲醇產業發展的政策。
2023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將“CO2催化合成綠色甲醇”列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為綠色甲醇生產及利用指明了方向。
總的來說,綠色甲醇項目有利于我國將自然資源優勢有效轉變為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優勢,且隨著未來我國生產技術的進步和規模化生產的推進、綠電成本的不斷減低、碳交易機制的不斷完善,以及碳稅補貼的穩步落實,我國綠色甲醇產業將體現出極大的成本優勢和競爭力。
當前,我國已有多家企業正在積極開拓綠色甲醇產業鏈。其中,悅達集團立足鹽城豐富的可再生資源要素和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的政策基礎,正著力將綠色甲醇作為綠氫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和打造綠色之城的切入點和支撐點。
不過令人憂心的是,國際市場上綠色甲醇認證標準認可度比較高的是國際可持續發展和碳認證(ISCC)體系,而我國綠色甲醇產業處于發展初期階段,缺乏統一、清晰、成熟的綠色甲醇認證標準體系,對綠色甲醇的定義還沒有明確的邊界。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國與國際綠色甲醇行業的接軌。
因此,要推動我國綠色甲醇產業健康發展,并實現穩健的國際貿易合作,構建一套既符合國情又接軌國際的綠色甲醇認證標準體系顯得尤為重要。
從六個方面推進國家級標準體系建設
如何推進我國綠色甲醇認證標準體系的建設?建議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等政府部門共同牽頭,組建生物質能、化學化工、環境科學、能源經濟等領域的專家團隊(包括行業權威企業及科研機構人員),由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等相關權威機構負責協調標準化工作,共同推進國家級綠色甲醇認證標準體系建設。
具體來說,可從以下六個方面著手:
一是跟蹤了解國際上(重點是歐盟)綠色甲醇相關標準和指導文件,分析比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綠色甲醇定義、技術指標、生命周期評估方法等。
二是根據國內外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確定我國綠色甲醇的定義邊界,明確全生命周期內不同階段(包括原料獲取、生產、運輸、使用及廢棄階段)的能源消耗、溫室氣體排放要求以及環保性能指標,并構建相應的評價體系。
三是專家團隊組織制定綠色甲醇團體或國家標準,明確具體的技術參數、測試方法、認證流程等,并建立嚴謹的質量管理體系。
四是建立第三方認證機制,加強對綠色甲醇認證市場的監管,同步推進與國際認證機構的合作,推動國內外綠色甲醇認證標準互認,并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鼓勵企業生產和使用符合綠色甲醇認證標準的產品。
五是加強對綠色甲醇認證標準的宣傳,通過開展培訓活動,提高公眾對綠色甲醇認證標準體系的認知度和參與度。
六是及時跟蹤國內外產業動態,根據技術進步、政策調整和市場需求變化,適時修訂完善認證標準,在確保與國際接軌的前提下,鼓勵并推廣更先進的綠色甲醇生產技術。